1 min read

研读毛选:少年心气

《毛选》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,重塑了 “少年心气”。那时的 “少年心气”,从个人层面的 “意气”,转变为与救亡图存、阶级解放相关的 “革命锐气”。青年革命者怀揣壮志,把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事业相连,用热血和生命诠释 “少年心气” 的内涵。“少年心气” 要延续,就得和 “群众实践”“时代使命” 深度融合,二者缺一不可。

大革命时期(1924-1927):“少年心气” 是打破旧秩序的 “闯劲”

20 世纪 20 年代初,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,中国陷入军阀混战、列强割据的困境,国家衰败,百姓生活困苦。1924 年,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启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时期。1925 年 12 月,毛主席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提到:

学生界、中小学教员、小员司、小事务员、小律师、小商人等都属于小资产阶级。这一部分人在人数上,在阶级性上,都值得大大注意。…… 以上所说小资产阶级的三部分,对于革命的态度,在平时各不相同;但到战时,即到革命潮流高涨、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,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,中派亦可参加革命,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,也只得附和着革命。

当时,青年学生和进步知识分子率先觉醒。他们目睹国家惨状,对旧秩序充满愤怒。毛泽东 17 岁时写下 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”,离开韶山冲寻求广阔天地。这种精神在大革命时期的青年身上集体体现,他们的理想主义与 “反帝反封建” 的时代需求结合。学生们罢课、游行,以批判精神和斗争热情,成为推动革命的 “先锋动力”。这种打破旧秩序的 “闯劲”,就是当时青年 “少年心气” 的表现。他们不顾危险,为国家和民族开辟新路。

抗战时期(1931-1945):“少年心气” 是扎根群众的 “韧劲”

20 世纪 30 年代,日本侵华,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,民族危机深重。革命重心转向敌后根据地,需动员全民族力量。但部分青年知识分子陷入 “脱离群众、空谈革命” 的误区。1939 年 5 月,毛主席在《五四运动》中指出:

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,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,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。……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,自有中国历史以来,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。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、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,立下了伟大的功劳。

同时,在《青年运动的方向》中,毛主席强调:

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,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。…… 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,是革命的,否则就是不革命的,或者是反革命的。…… 学生、教员、教授、技师、工程师、医生、科学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,都应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,都应该和工农群众相结合,以便改造自己的思想,改造自己的工作。

延安时期,很多青年学生奔赴边区抗日。但部分人带着 “长衫习气”,轻视工农、脱离生产。毛泽东深知青年与群众结合的重要性,他出身农村,了解农民力量。这一时期,青年的 “少年心气” 体现在扎根群众的 “韧劲” 上。他们把热情从喊口号转向务实实践,真正 “到工农群众中去”。青年们学说农语、参与生产、开展扫盲办学等,让 “抗日理想” 得以落实。他们深入群众,在艰苦环境中锻炼,避免脱离实际,凭这股韧劲为抗战胜利出力。

解放战争时期(1945-1949):“少年心气” 是坚定信仰的 “硬劲”

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,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。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独占胜利果实,发动内战,中国面临抉择。1946 年 6 月,解放战争全面爆发。1948 年 12 月 30 日,毛主席在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中写道:

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。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,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,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。…… 一切革命的人民和一切革命的政党,都必须锻炼自己成为铁一般的硬骨头,都必须具备不怕困难、奋勇前进的精神。…… 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,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,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。

此时,青年革命者的 “少年心气” 变成坚定信仰的 “硬劲”。他们的 “斗志” 升华为对 “阶级解放、建国理想” 的坚定信仰。毛泽东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,在艰难革命中从未动摇。即便面对敌人围剿、生活困苦,青年们因 “个人行动” 与 “新中国诞生” 的目标契合,“心气” 未因挫折消散,反而铸就 “铁一般的革命意志”。他们怀揣对新中国的憧憬,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缩,为革命理想不惜一切。

结语

《毛选》诞生于中国革命进程,记录时代。从大革命时期青年打破旧秩序的闯劲,到抗战时期扎根群众的韧劲,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坚定信仰的硬劲,不同阶段青年的 “少年心气” 表现不同,但都紧扣时代需求,为国家和民族拼搏。毛泽东对青年的期望贯穿各时期,是青年前行的指引。